
2024 年 10 月 10 日,西安大雁塔前,62 岁的薛雄正指着飞檐斗拱细细解说。谁能想到,这位脚步轻快、声音洪亮的 “导游”,五年前还是位被食道癌逼到绝境的患者。当天,他作为抗癌明星出席 “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・龙年中国行” 西安站活动,陪诊的袁希福院长笑着听他侃侃而谈,画面定格成最生动的康复注脚。
二、绝境:食难下咽的癌诊断
2019 年 9 月的一顿饭,剧烈咽痛打破了薛雄的平静。从长安医院胃镜报告上的 “食道癌”,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的 “食管鳞状细胞癌”,短短 12 天,绝望压垮了这个老人。更残酷的是,9 月 29 日的肺功能检查显示:中度阻塞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,手术风险极高。
展开剩余61%“西医治标,中医治根。” 抱着这份执念,薛雄在网上疯狂检索。当河南食道癌高发区的康复案例跳出屏幕时,“非遗袁氏中医疗法第八代传人” 袁希福的名字让他攥紧了鼠标 —— 这位师从中医肿瘤泰斗余桂清的院长,提出的 “三联平衡” 理论正契合他对 “治本” 的渴求。
三、破局:中西医结合的康复路
2019 年 10 月 16 日,薛雄已连流食都难以下咽,直奔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。袁希福却给出意外建议:“肿瘤分期早,先手术切除病灶,中药帮你守好底子。” 这番客观判断让固执的薛雄改了主意。
7 剂中药下肚,奇迹初现:排气减少了,黏痰不吐了,原本衰竭的身体竟能耐受手术。10 月 23 日,术后的薛雄戴着鼻饲管出院,第一时间续服中药。从术后反酸、喘促,到 3 个月后肝肾指标全正常,再到 2021 年体重稳定在 130 斤,曾经的 “绝症患者” 不仅能啃馒头,连多年的慢阻肺都少发作了。
四、新生:五年后的生命礼赞
“现在每天接送孙子,各项指标比术前还好!” 在 2024 年的康复交流会上,薛雄的分享引发掌声。五年间,他坚持春秋两季巩固用药,把中医调理过成了生活习惯。当袁希福院长受邀到访西安,熟门熟路的他主动当起导游,从大雁塔的历史讲到自己的康复史,笑声洒满青砖路。
这场跨越五年的生命逆袭,恰印证了袁希福的行医信念:“用对方法,癌症可防可治。” 而薛雄的故事,正通过 “龙年中国行” 的脚步,给更多患者带去希望。
发布于:河南省升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